哈希游戏- 哈希游戏平台- 哈希游戏官方网站
其三,日本开发出一种“局部浮力”的抗震系统。据日本媒体报道,这种技术是在建筑物上层结构与地基之间设置贮水槽,使建筑物受到水的浮力支撑。“水的浮力承担建筑物大约一半重量。地震发生时,由于浮力作用延长了固有振荡周期,即晃动一次所需时间,建筑物晃动的加速度得以降低。”廖晓高度评价了这种技术:“这种技术不仅具有较好的抗震效果,同时贮水槽内贮存的水在发生火灾时还可以用来灭火,或者作为地震发生后的临时生活用水。更重要的是这一系统成本并不算高,以八层楼医院为例,成本比普通抗震系统高出大约2%。”
在城市建设规划之时,日本也十分重视防灾避难的设计。各个家庭阳台相通,以备意外时互相支持或避难。旅社、地铁、商店、影院等公共场所出入口都有“非常口”及标记指示,一旦发生非常事件时用来疏散。抗震性和安全性是日本建设公路、铁路和公园等城市基础设施的重点。在日本城市中有许多政府指定的避难“缓冲地带”,不少城中绿地和街心公园的入口处都插着“地震避难所”的牌子。65%的市区街道可作为避难所,甚至储备水、食物、药品、毯子等,并能建造临时房屋。
日本全国各地设有不少地震博物馆和地震知识学习馆,免费向市民开放。在这些地震博物馆内,市民们能够亲身体验地震时的感觉。借助博物馆内模拟火灾现场的烟雾走廊和模拟地震的震动平台,参观者可以体验到6级地震发生时的状态。每年法定“防灾日”来临时,日本各地都会举办地震防灾演练,向市民介绍面对突发灾难的应急对策,也提醒市民加强危机意识。从熟悉所住楼房的紧急通道到室内布置、起居生活,日本人格外注意消除安全隐患、保持逃生通道畅通。常年宣传普及之下,防震救灾意识在日本深入人心。